Bo Wen HUANG's profile

Ruins 16 / 嵐山工作站 / Forestry relics and settlements

Photography
Lightroom

嵐山工作站
嵐山森林鐵路為一座位在臺灣花蓮縣秀林鄉山區的林業鐵路運輸系統,該森林鐵路的2號索道曾是全球最長的林業用索道,並且該鐵路所在的太魯閣林場曾是臺灣東部三大林場之一,當前該座森林鐵路系統已停用廢棄。
索道頭起點為秀林鄉水源村(鄰近花蓮市國福里及吉安鄉太昌村),有太昌線鐵路連結至台東線田浦車站(現已廢止)。

日治時期:
嵐山森林鐵路最早是在臺灣日治時期1943年(昭和18年)由當時的南邦林業株式會社進行山區林業開發,並且隸屬在該公司旗下的花蓮港支社。最早的嵐山鐵道是於花蓮港支社正式開採的兩年後進行鋪設,總長6公里。
南邦林業株式會社持續經營嵐山,直到戰後移交林產管理局

戰後至今
二戰結束後,因接收不及,太魯閣的森林伐採仍由南邦林業株式會社繼續經營。直到1946年(民國35年)9月後,行政長官公署農林廳林產管理委員會才接收,嵐山森林鐵路也包含在內一併移交,並改名為花蓮港山場。1947年,林產管理局成立,太魯閣林場被暫劃為隸屬於太平山林場之下的太魯閣分場。
1948年(民國37年)太平山林場太魯閣分場正式獨立為太魯閣林場。
1951年(民國40年),太魯閣林場計畫開闢新路線,於隔年1952年(民國41年)完工,一共興建有總長9.5公里,並正式命名為太魯閣主線的鐵道,以及長1.4公里的支線。此外也興建一條連接位在佐倉的木材存放場至臺鐵臺東線與林場之間的鐵路路線長3.7公里。
1951年(民國40年),由於佐倉的木材存放場腹地過小,加上砂婆礑溪的橋梁時常損壞,經太魯閣林場重新檢討後進行改線計畫,平地鐵道不再過溪,改由太昌興建1.5公里路線至新建的新1號索道著點。
而新1號索道著點往山區前進至嵐山工作站的新線上共有架設3條索道,於1956年(民國45年)5月完成,其中,三條索道的斜距依序分別為1,560、1,600、1,400公尺,新2號索道更號稱「東亞第一長索道」。
1960年(民國49年)後,太魯閣主線繼續延伸擴建,最終延伸總長為42公里。
1977年(民國66年)以後,臺灣省政府實施「台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將臺灣的森林經營改以多目標的保育與利用為前提,而使得伐木業務逐漸減少,當時的哈崙工作站也開始結束伐木業務,改以造林為主。於1989年(民國78年)7月嵐山工作站正式裁撤並且連帶的嵐山森林鐵路也結束營運使用荒廢至今。

從前年開始,腦中就不斷地想要來這裡探訪
看了許多山友的紀錄,只能用他們的照片來推敲規模
但山友大多是以記錄形式拍攝,並不是以作品來呈現
頓時覺得如果想要看到好好拍攝的嵐山,只能親自前往此地了

由於來回至少就要5天,如果我想要好好拍攝則要多一天來到6天
在繁忙的日子中大家要擠出六天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且由於地形和環境的因素,這個行程難度算是有點高
路況不明朗以及中級山的特性,路程也不是相當好走
需要一位對地理環境相當熟悉的嚮導來帶路
否則很容易迷航在這片森林之中

考慮到天氣的影響也很大
最終決定在4月時出發,嚮導評估這時候天氣還算是相對穩定
無奈出發時剛好遇到鋒面,雨滴無情地落在我們一行人身上
是禍也是福,雨水讓容易濕悶的中級山沒有那麼的悶熱
且霧氣也讓整趟行程增添了許多靜謐感及氛圍

我們這趟是採取原進原出的方案,並不是由奇萊東稜下來
原本想從水源地走出去,但評估過後還是走原路下山

雖說工作站算是完整的拍攝完成
但還是有部分東西沒紀錄到,像是榮山寮望台以及索道頭
這些遺跡不知道能否有下次紀錄的機會

前往嵐山工作站之前,需要徒步兩日左右才能到達
海拔從800公尺爬升到2000公尺左右
屬於中級山的範疇

花蓮中級山長年受太平洋迎風面的影響
潮濕多雨悶熱、霧氣繚繞,森林中松蘿及苔蘚四處生長
地面上則是長著各種真菌、蕈類
如同走進魔法森林

考慮到環境、負重、還有各種因素
這次決定帶上E-M1III 及 12-100還有 Leica 8-18兩支鏡頭
在相機的耐候性上已經測試過了好幾次,所以在潮濕多雨的中級山我想也比較安心一點
再來就是帶上腳架後,決定把相機重量減低一些,於是選擇了Olympus

12-100這支鏡頭大部分是行徑中拍攝,F4全開既為工作光圈
機身設定Auto iso ,我自己訂在最高800,配合防手震的情況下都是很隨心所欲地在拍

而Leica 8-18則是負責到工作站後用來拍攝房屋內的細節
​​​​​​​












在森林中看見鐵軌,代表離工作站已不遠
沿路會經過許多木棧道、鐵軌橋
由於終年潮濕,許多枕木及鐵軌已長滿青苔與蕨類
枕木也腐朽,幾多大型的橋梁也已坍塌
只能高繞或是小心行走
​​​​​​​​​​​​​​



 
 


 
 
 
 
 
 
 
沿著軌道最終抵達的就是我們這次的目的地 - 嵐山工作站
進入工作站前的雙軌已無法行走
得要從旁繞過才行

看到這一幕心中已感動不已
因為想了許久終於站在它的面前
只要通過這兩座鐵軌,就正式進入工作站的範圍之中


 
 
 
 
 






 


榮山宮

嵐山工作站於民國五十年建有榮山宮
供奉觀音菩薩、山神、土地公,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觀 菩薩誕辰大拜拜


每個聚落一定會有個信仰中心,嵐山工作站也不例外
榮山宮就是這個山中聚落裡的信仰中心

西巒大山中的鑾安堂位於整個聚落的最上方
榮山宮也是相同的道理,位置比行政中心再更高了些
求神問卜、家中大小事,或是祈求工作平安
都與榮山宮有關,在遙遠的山中扮演安定人心的功能

榮山宮外觀保存良好,兩扇門平時也都有鐵絲綁著
所以沒有被動物入侵搗亂的跡象,除了神像已被請下山外
裡面還放著當時的募款箱、神桌以及神轎

 
 
 
 
 
 
 
 
 
 
 
 


行政中心/辦公室

嵐山工作站行政室
位在榮山宮的下方,為工作站的行政中心
主任的辦公室也在裡面
有一個完整的壁爐在旁邊,我想以前的人都是燒檜木吧!

建築本體還算良好,不過正門的雨遮有一根柱子也已腐朽
目前有人用其他木頭加強支撐,但這狀態能撐多久也是未知數

辦公室內存放著大量林業資料與紀錄
蔣中正的畫像也放置在此


 
 

 
 
 
 
 
 
 
 
 
 

主任室
主任室為工作站最高長官之住所
裡面有4間房間一客廳及廁所

客廳有動物入侵的跡象,家具四處凌亂四處倒塌
且有動物的騷臭味
房間中的榻榻米已被動物弄得亂七八糟看不出形狀


 
 
  

 
 
 

 
 
 

招待所
招待所在娛樂室的斜對面,用來招待高官
裡面有一間通鋪、4間房間以及難得的浴缸浴室


 
 
 
 
 
 
 
 
 
 
 


娛樂室
以前在這裡工作人們的娛樂場所,有撞球桌、桌球台
還有一台小電視

建築結構算完整,大多數山友都在此間過夜







 
 
 



福利社 / 儲藏室
右手邊為福利社,販賣各種民生物資
左手邊為儲藏室,儲存一些糧食還有消防設備






 
 
 
 
 
 
 
 
 
 
 
 
 

維修機房
剛進工作站就能看到的建築,有些引擎和機具在裏頭
似乎是維修中心,裏頭有各式各樣的零件


 
 
 
 
 
  
 
 
 
 
 
 

宿舍群
工作站房舍最多的就以宿舍為主
這房舍中遺留的物品,能窺探當時在此工作人們的生活




 
 
 
 

 
 
 
 
 

鐵道的延伸也是很有看頭,繼續往下走會到一個叉路口,
一個往夫婦山支線,一個往太魯閣主線
由於時間因素,我們並未深入前往這兩個地方
也許是留著下次探訪的好藉口


 

 





 
 
 
  
 
 
 
 
 
 
 
 
 
 
 
 
 
 
 











感謝嵐山
在離開時賜予我們一瞬間的陽光
在這次嵐山工作站的行程中,因為自己扛了腳架上去
所以在工作站專心探索及拍攝的當下,很多都使8000萬畫素合成的功能
畢竟也不趕時間,盡可能地將細節記錄下來,說真的一生也可能就來這麼一次
高畫素的照片,在日後如果需要大圖輸出時就不怕畫素不夠

E-M1 iii 舒適的握感配上全翻轉的螢幕
在拍攝上真的是很舒暢
一整天下來覺得手臂沒甚麼疲憊感

續航力上一顆電池能拍攝700張沒問題,且機身支援USB充電
這趟行程帶了2顆電池,外加用行動電源充了一次電池
實際上使用約2.5顆電池,拍攝張數約2200張照片

而前三天都在雨中渡過,相機放在PD快扣上淋雨淋了3天
依然頭好壯壯,拍攝上完全沒遇到任何問題
朋友的5D2反而從觀景窗進了些水到機頂螢幕中,後來就不敢放在外面收進背包了 XD
E-M1 iii 真的是能夠信任的好機子
Ruins 16 / 嵐山工作站 / Forestry relics and settlements
Published:

Owner

Ruins 16 / 嵐山工作站 / Forestry relics and settlements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