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 OF CULTURE's profile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特刊:掛號 CALL FOR NEW 1

Graphic Design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特刊 《掛・號 CALL FOR NEW 1 》

掛號,可以是對當代臺灣的兩種對應:

郵局的掛號,讓人民親手接收最新的資訊,傳遞最濃厚的情感,建立美好連結;醫院的掛號,讓民眾經過諮詢、確診、領藥流程,恢復健康生活。如同當年臺灣文化協會的眾人,希望透過不同的路徑-議會請願運動爭取人民權利,文化教育啟發人民智慧得以讓生長於臺灣、生活於臺灣的人民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而這第一步,或許就是我們終得以開始思考:我們是誰?我們來自哪裡?我們將要走向何方?

然後,開始能「用我們的口,說自己的文化」。

而在多元文化交錯叢生的此時,在歷史新舊融合的舞臺上,我們仍在尋找,臺灣想成為什麼樣的臺灣、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我們。正是因為彼時的每一位臺灣人,每一個勇敢說出自己故事的我,才有現在的我們,現在的臺灣。因此我們仍需要透過寫自己的文字、唱自己的音樂、演自己的戲劇、畫自己的家鄉,去探索、去實踐、去記錄。

在這本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開館特刊《掛 · 號》中,我們希望透過一些不一樣的方式,讓館刊不只是館刊,還可以讓讀者透過與當代的連結,重新認識二十世紀初的臺灣,從現在理解過去,再去思考未來。

​​​​​​​設計上,我們希望《掛 · 號》不只是一本刊物,
而是一個故事。
由外而內,外包裝代表掛號的包裹,
是一份來自新文化運動的炙熱。​​​​​​​
因此,在包裹的設計上,我們也埋下了許多密碼,
融入了新文化運動時期的諸多元素。

Delivery note 120-122E, 22-25N
概念取自蔣渭水知名文章 《臨床講義》,用知識營養療法為臺灣治療,是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相當重要的文章。
文章開頭寫道「姓名:台灣島,地址:東經120~122度,北緯22~25度。」希望將此份掛號寄給台灣。
掛號,也是依此概念延伸,希望如掛號包裹一樣引入新知,也希望像蔣渭水醫生治療的掛號一樣,透過文化輸入達到治療的功效。

戳 章
1930年臺灣博覽會孔雀西洋珈琲館之戳章,帶出當時知識份子的娛樂生活場域型態與樣貌。

條碼號 1212432  
蔡培火所做之台語歌曲「咱台灣」的簡譜,刻畫台灣本土樣貌,是當時重要的本土歌曲。

知識的重量19.23KG
1923年的治警事件是台灣日治時期的一起政治運動事件,在總督府警務局的主導下,
逮捕41人、傳訊58人,共有99人遭受迫害,其中有18人遭受起訴。

LOGO = 咱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LOGO,由一個「口、自」的構成,
象徵「用我們的口,說自己的文化」的重要精神。




打開包裹後,則看見象徵知識營養療法的刊物。
從刊物的正面翻開,讀者會先看到一份來自舊時代的報紙,如果尚不了解 1920 到 1940 年代的風起雲湧,
看完〈新文化快報〉,便能看見那時代的熱血激情。
接著進入特輯〈「新」新文化運動一波〉,
由當代多位不同的「文化引言人」:
張鐵志、王聰威、凌可樂、柯智豪、呂柏伸、方序中,
分別從「文學、音樂、戲劇、美術」等不同面相,
以自己熱衷的領域,說出自己正在經歷的故事。​​​​​​





PUBLISHING ORGANIZATION    ​​​​​​​發行機關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PRODUCERS   專案執行   |   BANK OF CULTURE  文化銀行
chief Editor   ​​​​​​​主  編   |   邵璦婷、陳慕天、劉玟苓
COEDITOR   編輯協力   |   劉玟苓、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每日一冷
Assistant Editor   編輯助理   |   陳德娜、黃悅瑄、李宛諭、劉睿晴
DESIGNER  視覺設計   |   劉克韋 
writers   內文撰寫  |   劉玟苓、吳亮衡、馬國安、陳韋聿、林于煖、許伯瑜、金永純、陳冠帆、陳德娜、黃悅瑄、蔡靜慈
Photographer   攝  影  |   卓芳妤、留榮鋒、陳琨霖
CO-DESIGNER  合作設計   |   究方社、Re-lab、搖滾貓 ROCKAT、吉吉 JI JI
Consulting Editor  編輯顧問   |   李鎧揚、張鐵志、劉冠吟
Special Thanks To  特別感謝   |   石娩舜、莊永明、蔣朝根、陳永基、黃裕元、廖新田、楊翠、郭建甫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特刊:掛號 CALL FOR NEW 1
Published: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特刊:掛號 CALL FOR NEW 1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