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 Yu Ling's profile

Interview|STIJN ANK 空與實的思想藝術家

「在空之間」比利時藝術家Stijn Ank,從建築跨界藝術 專訪

「I believe that identity is crossing of others and other people」- Stijn Ank

Stijn在訪談中提及,所有發生的事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際遇下所產生,並不相信所謂的命運,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背後的原因。此次有機會採訪和擔任Stijn的創作助理,也是透過如他所說人與人之間橋樑來促成此次難得的機會。


感受「空」與「實」的創作形式

出身建築設計的比利時藝術家史丹‧安克(Stijn Ank),不特別定義自己為藝術家或是建築師,而是從建築師的原始意義去探索創作主題,認為處理空間、光線以及色彩是他的最佳選擇。利用熟知的材料「灰泥」作為創作媒材,與對空間和環境的敏銳度來表達「空」與「實」之間的對比,將「空」劃分出來再加以填滿成為「實」的藝術創作,讓觀者透過環境與自身經驗與作品產生連結,進而探討人、時間與空間三者的關係。


其藝術手法是透過調和液態灰泥與壓克力顏料,依序地灌入事前製作的模具中,等待灰泥在不同的模具裡依據型態自由成型。將模具框架出來的空間視為「空」,倒入的灰泥視為「實」,而在最後脫模才正式開始在一個空間再劃分出「空」,最後呈現空與實之間的多樣性。全程因無法控制且看不見的狀態下,使得作品成果總是在最後一刻才揭曉,而對於作品的成敗,Ank始終秉持直覺式的判斷,如他在界定空間邊界和選色一樣。


在台駐地創作 感官的啟發 

筆者此次有幸擔任Ank的藝術助理,在旁協助完成兩件雕塑作品,是個機會難得且深刻的經驗。在製作的過程從對顏料性質、作品周圍材料的講究以及製作時的技巧與時間掌握度之中,能夠明確的感受到安克的專業敏銳度。其中最為印象深刻的是安克在製作時,不時的會詢問是否了解做這個步驟的原因、材質如何使用才能牢固、對於作品的看法,能明確感受出他對於創作的周全。

當論及最具困難度的作品,Ank認為所有的駐地創作都非常有難度,並始終視所有狀況為挑戰。其中包括要去做符合一個空間的作品、每日的場地調查以及開始現場的工作......等等非常動態且具變化性的過程。

創作之餘,Ank非常驚訝於參訪故宮博物院時看見東方瓷盤上的白,具有深度以及帶有神秘空間的感受,再加上感官因為身處不同國家的狀態下,Ank認為在某些無意識下的色彩運用有些微的不同,而台灣的色彩是帶有一點瓷盤的白再加上一點粉紅與一點綠松石藍。


細膩的靈魂 游於深淺之中

在訪問中Ank亦提到自己對於日本建築事務所SANAA的建築構思感同身受以及受到很大的啟發,同樣認為未定義的空間是最原始純粹的,就像城市裡的公園,人們可以擁有自主的空間;美麗的繪畫周圍所產生的空間為「空」,人們動態地在周圍去感受那件作品,具自主性地而非靜觀,並取決於觀者的自身經驗和展示的作品場地產生不同的體驗。

其創作探討內容不免讓我想到日本設計師原研哉所提出「白」的想法:「什麼都沒有,其實其中充滿了什麼都有可能性的空洞容器,它真正體現了可以容納萬物的潛在力量」,原研哉所要表達的:想法居住於空白之中。如同神社裡的「屋代」圍繞出一個空無一物的空間,卻成了神靈可能會棲息可能性,同時也吸納著人們的祈福。再帶回Ank所說:「如果你想要擴大對於空的體驗,它就像是『白』。」擁有同樣的思維模式,只是表達與呈現方式不同。

他曾說過反思「空」與「實」之間的關係,這類題材並不新穎,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方式去處理它,回朔上述兩者日本建築與設計師,其根源或許是受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筆下作品「陰翳禮讚」所啟示,Ank也說到自己也曾讀過此書,而東方人使用昏暗的光線或是在實際的光線與陰影下呈現作品的這種思維,對他而言是非常新穎且帶來影響。


結束上週在當代藝術館的展覽後緊接也在路由藝術帶來一系列的駐地作品。
採訪與影像剪接由本人負責製作
Interview|STIJN ANK 空與實的思想藝術家
Published:

Interview|STIJN ANK 空與實的思想藝術家

Published:

Creative Fiel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