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msyu ✧'s profile

【文章】社区氛围的建造

为什么会有这个课题呢?最近接到一个小需求,设计带有社区属性的信息流。作为视觉设计师,纵深的来讲我们的业务领域会比较侧重于品牌化情感化的创建,而在定位,人群属性,核心功能,产品特色都不甚清晰的情况下,谈品牌和风格都略显稍早,于是笔者对于这个题目做了些许思考,为了闹明白被喊了n年之久的‘社区氛围’到底是个何方神圣,笔者有了些拙见,不如和大家探讨一二。
笔者看了很多新老社区,一个社区到底能不能玩得起来除了硬件条件以外,人是打通整个社区的关键一环,也许笔者有点绝对,但我还是坚持认为但凡能玩得起来的经典社区都会有自己一种独有的社区文化,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共建和遵守,使得大家在同一语系下,人之间产生种种关联从而慢慢形成圈子。而守护住他们,你的可能性就更多。怎么解释呢?举个栗子,B站的弹幕被各大视频网站搬来使用,甚至用在了很多并不合适的场景下,大家往往简单的认为加入这种形式可以体现社区的热闹,但恐怕那只是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个人yy而已。我记得很早之前拜读过一篇剖析B站产品思路的文章,也是第一次听到了ACG这个词,这篇文章里中采访了一位B站早期用户,当然这个用户同时也是一位重度ACG爱好者。他回忆了一幕经典场景,当动漫中男女主人公历经各种磨难终于相守在一起的时候,画面中的夜空却少了几颗星星,于是大家自发用统一的格式在屏幕上打上了一片  ★ 字符,繁星交织,补全了最后这一幕的遗憾。陌生人在不同的时空共同完成了一件他们觉之有趣的事,这种用户之间纯碎的自发和跟随是需要一些深层次的动机来牵引的。所以大概这种东西,才是所谓社区真正的氛围吧。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别的视频网站用了同样的形式,却依然觉得弹幕有些淡而无味。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弹幕这种形式理解为评论区的顺移,真正核心是一个群体的文化输出。 而设计上的形式只不过是一种外在表征而已,如果你只注重这种表征而没有摸准核心,那我们的设计很容易流于形式,无法帮助产品长远的走下去更无法成为经典。
所以现在,笔者大概有了些思路,所谓的‘社区氛围’最重要的核心是你能不能淬炼出一种文化品牌,在这种文化的引召下,更多的人愿意驻足留下来。而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找到一种严丝合缝的形式将其完美的呈现和传达,所有的设计形式和外在的传达都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而所谓社区氛围的建造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四个心法:人,调性,规则,形式。我们现在来逐一看一看。
· 人
人会创建内容会引发活动,社区的核心始终是‘人’,所以研究‘人’才能从头理顺这千般思绪。也许你经常听到产品经理说,我们想要做一款年轻人用的产品,我们的用户定位偏年轻,我们希望产品聚焦那些年轻群体等等,似乎稍不留神你就会被带入一个伪命题。年轻,就代表他们想要的东西是一样的吗?年轻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甚至连简单的年龄定位都不能算严谨,它或多或少只能体现一些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光凭此并不能作为产品设计的依据。记得曾经和一个94年的妹子聊到二次元这个话题,我问到了她很多我一直很好奇的问题,比如衣着,语言方式甚至想让他给我推荐几个好看的连载,但是妹子却浅浅一笑说自己并不是很喜欢看动漫也并不玩这些,手机里用的最多的软件是微信。现如今我们所处的不再是70,80后那样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的时代,在港台日韩欧美文化没有大肆席卷前,选择性少所以往往是一种集体消费意识,也许那时候你可以概括出人们身上的共性,但在文化多元冲撞,人群属性极其细分,每个人都极具表现欲的当下,个体特征会更为显著,他们喜欢的,认同的,追逐的是什么?贴近真实的人贴近他们的真实诉求,才会真正有人去用你的产品。
· 调性
想起上周在谈到产品愿景——‘让年轻人在这里,可以每天开心的学到一点知识’中,PM举到的一个例子,对于一些专业知识,比如理财投资,我自己可能搞不懂,但如果有一些笔法有趣的文章来写写我还是愿意每天花时间看看的。 真的是这样吗?80后这一批作为社会的中间力量,由于家庭责任和社会压力,他们更倾向于快速直接的在一些有业界影响力的人存在的平台获取消息,如果你解释不清为什么他们不去刷知乎去关注KOL,而要每天泡在一个泛娱乐化的平台散点的看知识,那这个场景是不是还需要再斟酌一下?对于90后来说,刚刚步入社会的他们,对于在业余时间还要扒出有内容的长帖来学习的诉求会有多大?对于00后,正处在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下,他们想要消费的内容又是什么样的?不管怎样, 即便我们不说理财这种听着就让人头大的话题,就说美妆经验贴这种不需要太多技术门槛可供消遣的内容,为什么用户不去一个垂直频道交流呢?虽然我说的可能有些片面,但我只是表达一些疑虑。定位一直在讲这样一个理论,每个产品都有机会抢占用户的心智窗口,但一款产品对于每一个用户来说有且仅有一个需求的满足,而现如今的产品市场,这种空白已经越来越少了但并不是没有,做大而全要看整体布局和时机,而新产品想要打入市场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才可以。

想要突破重围,转到我们要做的事情来看,如果主场景已然有很成熟的产品且又难挤出空隙,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些特殊场景?快节奏和碎片化使得内容层次无法太深,我们的内容可以主打什么新意?不管是冷的,热的,有趣的还是权威的,内容品牌这一杆大旗最开始就要挑得起来,纵向挖掘未来才有更多可能性。

有了明确的调性,怎么玩要动动脑筋好好做做文章了。如何鼓励用户不光是停留在阅览这一层,让他们在社区里产生行为并拓展更多的可能,你需要设计一些有趣的触发点。
· 规则
当你有了清晰的思路,明确了你想做成一个什么样的社区,就有必要来想想如何帮助你的社区落地。规则的制定对于维护社区调性的统一非常重要。下游的很多工作都需要遵循一个方针,这些规则的建立会保证输出的统一性。他们会指导产品的方方面面。不同的平台生产的内容风格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去哪些地方采集内容?我们需要引导用户和内容发生什么样的互动,然后再去想对应的形式。人和人之间的关注机制更深层次的动机和意义又是什么?我们应该着重在哪些渠道获取用户?我们应该设计一些什么样的功能去反向促进?甚至看似最简单的一个‘优质’你如何去定义?在统一规则下,产品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聚焦清晰,整个社区的所谓氛围也会随之明朗,慢慢会铸就产品的人格魅力。
· 形式
形式是一种外化的感知,让用户能具体感受到产品的气质。就像一片敞亮的空间打通所有隔断,布满花草,你将怎么认知这个空间?一间破旧低矮的小砖楼,里面点点灯光,咖啡香袅袅,随处摆放舒适的软皮沙发和散落的书架,你又将怎么感知?在一样的空间内做不一样的布景,向外传达的会别有洞天。就像我们所有的设计形式,包括图形文案,流程,策划和创意表达等等,都是为了传递这种气质的外化形式
社区的花样和玩法可以有很多,不如就从这两点出发看看能怎么玩起来:‘带有社区氛围的信息流’+‘精彩评论’
方案一:

在这个方案中,假设我们倾向于一些有趣的短内容,例如笑话,八卦,明星新闻等。有了特定风格的内容引入,基调已有,但用户对于内容的再生产如果把控不严,同样会把社区代入另一个模样。学习一些经典社区的做法,我们可以选择一小波种子用户参与到运营的环节来,让他们通过追加一句经典神评的形式将内容引到信息流中,如此一来,社区的调性已有了些许方向。

后面这一步,需要想办法设计一种机制让用户自发与内容产生互动并参与社区共建。这里我们可以有很多发挥创意的空间,我的切入点是夸大态度。态度=一种情绪的表达+配合情绪的动作。情绪表达的载体设计为表情贴纸,但不局限于表情,只要能表现出态度的所有一切都有可能。配合情绪的动作可以极具个性,也可以中性表达。做的更极致一点,我们甚至可以设计一套资源库,里面有匹配好的各类态度贴纸和相应的一句神文案,在评论的时候可供用户选择。用户甚至可以自定义态度贴纸,或者部分贴纸我们可以加上权限,用户想做更丰富的表达,获取更多的态度贴纸,可以用高活跃度换取也可以购买,我希望最终借由这种形式,能鼓励用户在发布评论的时候花点心思,因为在这里,是否有趣作为了一种价值评定的标准。有趣才被倡导被追捧,用户为了自我身份的塑造,会自发的遵守和维护这种价值观,从根本上将社区环境引向一种更健康的状态。总之,这个玩法一旦被用户接纳,对于用户的激励大有好处并且会对社区氛围产生正向的影响。
方案二:

方案二的内容调性可再放开些,可以加入一些话提性颇高的帖子。这里我在评论处用了‘追楼’和‘拆楼’的概念,鼓励用户之间产生互动,其实就类似赞踩并附加理由,比较像论坛早期盖楼的变相玩法。为什么要这么做?陌生人之间的关注机制需要一些强大的意义做支撑,为了后面更多的可能性,首先需要双方产生交流,那么社区就要做一些规则或玩法刺激这种导向。当然,什么才是你想要的讨论氛围,也需要运营的精心管理和呵护。
就像文章前面分析的一样,笔者认为,社区氛围说到底是人以及他们所产生的活动,而社区只作为承载他们的容器,对于设计师来说,我们应该有一个意识,研究容器是没有用的,不要机械性地产出一个流水线上的大众商品,设计师首先要弄懂我们是在为谁雕龙画栋。笔者的拙见,所谓社区氛围的塑造其实是人和事件所沉淀出的价值观,并慢慢转向输出一种文化品牌,所以有了豆瓣,知乎,B站等等。而产品如若有了明确的定位,作为视觉这一职能我们虽然站在最下游,但也可以从对形式对玩法的重新定义上让产品焕发新机。至此,笔者做了许久的社区产品也算是做得明白了些。无论是从物质激励还是心理层面的满足上来讲,让付出必有回报、让表达变的无拘无束、让人玩的更乐在其中。留存和转化是存在于数据报表中的kpi,对于社区的建设我们还是应该有些梦想,如果在未来,当用户偶然间遇到了个绝好的点子第一反应的是打开你的产品做记录分享,我想这个社区在将来一定会有无限量的增长,这不光是对产品决策的肯定,也将是设计师们的些许收获吧。
【文章】社区氛围的建造
Published:

【文章】社区氛围的建造

Published:

Creative Fiel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