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伯倫's profile楊 昱誠's profile

老屋在望小誌

(封面)用三種尺寸表現建築的層次感
五個主要對象的老屋身分證
用舊地圖和曾經的樣貌做出對照
小誌後方的附錄放入老屋拆除前後的對比
小誌中主要的文章頁 (mockup)
work
-
老屋在望(小誌)
設計 | 黃貫庭、楊昱誠、趙伯倫、劉凱傑
攝影 | 林大爲、施友筌
-
尺寸 | 148×225 (mm)
紙張 | 品墨良行
印刷 | 隆德專業影印印刷
-
炎熱的七月初,我們有好幾次在豔陽下記錄老屋的樣貌,其中很多個點甚至沒有遮蔽處,手中的水是一直喝,頭上的水也一直流。就這樣,四個人和一台相機,展開我們的行程。
.
第一個去的點是延平北路272巷街屋,雖然在網路上已經知道有要展開拆除工程了,但實際去現場才發現已剩下斷垣殘壁。工人來來回回推著堆滿磚頭的推車,並指示我們不能把照片上傳到網路上(文中沒有上傳),因為可能會有文化局相關的法律責任。這次探訪是對我們很大的震撼。
.
這些日子,我們訪談了很多在地人、店家、里長、文史工作者,很多資訊都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訪談中理解、內化而成,是很值得的經驗。老屋一旦消失,記憶是否就跟著遺忘?在望或在忘是我們在小誌中思考的課題,去關注周遭的老屋吧!能發現更多這塊土地的故事。
老屋在望小誌
Published:

老屋在望小誌

Published:

Creative Fiel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