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商設所 108級畢業展's profileFRAME ZONE DESIGN's profile

Exhibition 2021 文化局眷戀色彩展


Introduction

展覽策劃的架構流程與組織,針對展示設計中,方法確立所影響的重要關鍵,梳理並有效落實於創作中。如何讓每檔展覽都創造出專屬的展覽語彙和故事鏈結,都是需要展策思維的設計並扣合著每個環節進行編整,重新演繹再現,用說故事的方式讓觀眾知道為何而來?離開時又帶走了什麼?

Design Concept

關於展覽策劃研究,源自近幾年臺灣展覽的蓬勃發展與經手過相關展覽策劃案件,對於展覽策劃中流程架構與組織管理到核心的展示設計階段部分,有著對未來展覽議題的期待與自身期許。並於每年台灣博覽會的舉辦型式和台灣設計展等,漸漸發覺出展覽產業的進步和時代之間有著極大的影響,同時開始思考各類展示設計的規劃與軟、硬體型式,可能散發出不同的樣貌,對於展示設計上運用著不同的手法和方式,綜合了平面、立體空間、展物類別、人物因素及時間等元素,使觀眾能從中體驗與感受到各式各樣的展示形式所要溝通的語彙。

​​​​​​​

此展覽將色彩調查與設計結合,除了現存的聚落環境外,也口訪住戶的生活記憶,蒐集村內的色彩故事;不論是眷村紅色大門、窗框的石綠色、家傳臘肉的酒紅色、旗袍典雅的藏青色、國旗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或是過年放鞭炮後所留下的紅色炮竹屑等,皆是喚起原住戶們印象中,家的顏色。團隊整理出屬於眷村的六大主色:大門紅、窗框黃、天青藍、石綠漆、屋瓦黑、麵粉白。加上展覽中眷物展示,重溫年代真實感,讓民眾一次認識多個臺灣眷村樣貌與故事。加上展覽中眷物展示,重溫年代真實感,讓民眾一次認識多個臺灣眷村樣貌與故事。


「眷戀色彩」於華山文創的展覽,為結合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榮民榮眷基金會、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眷村學、和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共同補助的計畫。首次以色彩視角調研眷村的文化,盤整眷村色彩脈絡,採集臺灣北、中、南、東部共十處未完成整建的具代表眷村色彩,結合自然、環境、文史、建築等面向進行眷村色彩調研,調查結果以兼具知識啟發與互動的策展,讓民眾認識眷村文化,形塑眷村色彩元素及美學意象。

眷村因其歷史背景擁有特有的文化,是臺灣人珍貴的共同記憶。隨著時代的更迭,眷村與時代的發展越來越消逝,為了傳承眷村文化,期望以視覺設計和美學角度,尋找眷村色彩的DNA,因軍種、軍階、省籍、地區、氣候與文化記憶等因素,不同的眷村擁有同中有異的色彩與文化紋理。

​​​​​​​


Exhibition record


Opening ceremony
計畫主持人|張惠蘭、張道本、劉為光
環境色彩田野調查|張東儒、蔡念庭、黃子婷、黃姿瑜、沈家雯、歐品妤、謝承澔、陳主兒、陳昱絜
展覽規劃與視覺設計|張東儒、蔡念庭、黃子婷、李慧穎
攝影|張東儒
展場形象模特兒|陳昱絜
施作廠商|仕衡廣告印刷、築閣創意坊
由環彩生活有限公司邀請三位主持人,由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與地景建築學系和東海大學美術系共組跨領域的專業團隊,經由田野調查與設計實踐執行本計畫。

Exhibition 2021 文化局眷戀色彩展
Published:

Exhibition 2021 文化局眷戀色彩展

Published: